柴油三缸机气门的调整可以采用逐缸调整法和两次调整法。逐缸调整法:按照发动机的点火顺序,逐一找到各个气缸的活塞处于压缩上止点的位置。针对这些气缸的进气门和排气门进行间隙调整。调整完成后,转动曲轴,用同样的方式对其他气缸的气门间隙进行逐一调整。此方法适合新手操作,因为可以逐个气缸进行细致调整。
调整三缸发动机气门的方法如下:逐缸调整法,即根据汽缸点火次序,确定某缸活塞在压缩上止点位置后,可对此缸进、排气门间隙进行调整;调妥之后摇转曲轴,按此法逐步调整其它各缸气门间隙。
三缸柴油机气门间隙调整可采用逐缸调整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确定压缩上止点位置根据三缸柴油机的点火次序(通常为1-3-2),将第一缸活塞转动至压缩行程上止点。此时可通过观察气门摇臂状态判断:若进、排气门均处于静止状态(无上下运动),则说明该缸活塞处于压缩上止点。
调节方法:转动曲柄,使第一个气缸活塞位于上止点位置。调节2和4个气缸的进气门,松开进气门锁紧螺母,松开进气门调节螺栓,然后在气门桥和调节螺钉之间插入一个0.40mm的塞尺。转动调节螺钉将间隙调节到(0.40±0.06)mm,然后用扭矩扳手(45±5)N.m拧紧锁紧螺母。松开EVB支架锁紧螺母。
如果间隙不符合维修手册规定的数值,就需要进行调整。 调整气门:通过松开或拧紧气门调整螺母来改变气门间隙。调整完成后,再次测量间隙,确保间隙在规定范围内。依次调整其他气缸气门按照确定好的调整顺序,依次对其他气缸的气门进行同样的调整操作,直到所有气缸的气门间隙都调整完毕。
潍柴四缸发动机气门调整需采用「双排不进」两次调节法,冷态下进气门间隙30丝、排气门40丝,具体步骤如下:准备工作 确保发动机处于冷态(温度≤4℃),熄火并断开电源; 拆除气门室盖,清洁气门摇臂、调整螺钉及相关部件; 准备工具:塞尺(0.2-0.5mm)、扳手、专用调整工具。
确认第一缸活塞位置通过盘车操作将第一缸活塞调整至爆发上止点位置,这是后续调整的基准点。此位置可通过观察飞轮刻度或使用专用定位工具确认,确保发动机处于正确相位。调整4缸进气门松开部件:使用专用工具松开进气门的锁紧螺母和调整螺栓,注意避免过度用力导致螺纹损坏。

1、缸的进气门此时处于关闭状态,无需调整。使2缸处于做功上止点:此时可调整2缸的进气门。2缸的排气门此时处于关闭状态,无需调整。
2、第一步:将1缸置于压缩上止点,此时1缸进、排气门均可调(对应“双”),调节1缸气门间隙。第二步:旋转曲轴180度,使3缸处于进气下止点,此时3缸排气门可调(对应“排”),调节3缸排气门间隙。
3、口诀:双、排、不、进。调气门顺序和调法:对于已知点火顺序是1-3-4-2的4缸发动机,其气门间隙的调整顺序和调法如下:将1缸置于压缩上止点:此时,1缸的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处于关闭状态,可以开始调节1缸的气门间隙。
4、缸气门间隙调整口诀为“双、排、不、进”,调气门顺序需根据点火顺序(如1-3-4-2)分步操作,具体调法需结合气门状态(压缩/排气上止点、进气下止点)调节,间隙大小需严格遵循标准值。
5、调整气门间隙分两种方法: ①逐缸调整法:例如工作顺序是1 3 4 2的发动机,逐缸调整我们从1缸开始调就要转动发动机飞轮,眼睛观察4缸的气门,目的是找到发动机1缸的压缩上止点,在4缸的排气气门即将结束进气门轻微抖动停止转动飞轮,此时是4缸为排气上止点,1缸处于压缩上止点。
1、调整方法选择逐缸调整法按1-3-4-2的点火顺序,逐个气缸调整。此方法直观但耗时较长,适合对发动机结构熟悉且时间充裕的场景。
2、逐缸调整法:根据汽缸点火次序,确定某缸活塞在压缩上止点位置后,可对此缸进、排气门间隙进行调整;调妥之后摇转曲轴,按此法逐步调整其它各缸气门间隙。
3、第二轮调整(第四缸上止点)转动曲轴:顺时针旋转曲轴一圈(360°),使第四缸到达上止点位置。气门调整规则:第一缸:再次调整进、排气门(补充调整)。第二缸:调整进气门。第三缸:调整排气门。第四缸:调整进、排气门(双调)。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